近日,州林业科学研究所科研人员在开展野外植物资源调查与采种工作时,在镇远县大地乡发现3种镇远县新分布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亮叶月季(Rosa lucidissima H. Lév.)、野大豆(Glycine soja Siebold & Zucc.)和伞花木(Eurycorymbus cavaleriei (H. Lév.) Rehder & Hand.-Mazz.)新分布。这一发现不仅丰富了我州野生保护植物的分布记录,更为相关物种的保护、研究及生态系统修复提供了关键的基础数据,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与生态意义。
亮叶月季:娇艳背后的“生态珍宝”
亮叶月季是蔷薇科蔷薇属落叶或半常绿灌木,为我国特有种,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被《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评定为极危(CR)等级,是仅次于野外灭绝(EW)的评级。此次我所研究人员在镇远县大地乡发现其野生分布,数量约5株。原仅在施秉有记录,现在在镇远发现其新的野生分布区,表明该区域生态环境维持着较好的原始性与稳定性,为研究蔷薇属植物的演化、遗传多样性及生态适应性提供了珍贵的样本。
野大豆:“植物界大熊猫”的生存密码
野大豆作为豆科大豆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因其与栽培大豆亲缘关系密切,且具有抗逆性强、蛋白质含量高、耐贫瘠等优良基因,被称为“植物界的大熊猫”,在大豆品种改良、农业科研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此次发现的野大豆种群分布较为集中,植株生长健壮,部分植株已进入结实期。同时,野大豆也是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存在反映了该区域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伞花木:珍稀濒危的“植物活化石”
伞花木是无患子科伞花木属落叶乔木,为中国特有种,同样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因种群数量稀少、分布范围狭窄,被视为珍稀濒危的 “植物活化石”。其野生种群的发现,填补了该区域伞花木分布的空白,为研究我国亚热带地区植物区系的起源与演化提供了重要依据。此外,伞花木的木材材质优良,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但其野生植株受法律保护,严禁采伐,此次发现也为加强对该物种的保护与人工繁育研究奠定了基础。
此次三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野生分布的集中发现,从科学研究角度来看,进一步掌握了这些物种的野外分布、种群数量、生长环境及生存现状,为开展物种的生物学特性研究、遗传多样性保护、濒危机制分析等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从生态保护角度而言,这些保护植物的存在是区域生态系统健康稳定的重要标志,它们在维持生态平衡、涵养水源、为其他生物提供栖息地和食物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野生种群的发现,表明当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也为后续开展生态系统修复与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