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动态 » 绿色新闻

凯里市:致富小黑果 绘“莓”好“蓝”图

 字号:[ ]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一是科学谋篇布局,构建规模化发展新格局。依托凯里市交通区位、自然地理、产品加工及联动发展优势和蓝莓功效特点,市委、市政府通过实地考察和反复论证,将蓝莓产业作为“一主两辅”农业产业的主导产业。通过引进贵州众鑫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采取“政府规划统筹引领、部门项目整合联动、镇(街道)村企业联合发展”的工作方式,实施亿万元资金撬动、万千亩基地推进工程,推动城乡要素有序、无障碍流动和互补,实现企农互利双赢。截至目前,已申报中央财政衔接资金11010万元,完成社会资本投资7920万元,建成蓝莓产业基地15个,种植面积达1.8万亩,挂果面积1.2万亩,预计今年实现产量375万公斤,年产值将达到5250万元以上。

二是延长产业链条,打造多元化销售渠道。依托贵州蓝美食品科技公司、贵州凯缘春酒业有限公司、贵州苗之灵公司等4家蓝莓精深加工企业优势,坚持加工保障蓝莓产业长期发展思路,借势“村BA”“村超”“村T”流量,采用“鲜果直销+保底收购”模式,搭建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引导开展鲜果采摘销售,鼓励加工企业开发酒、果酱、花青素、花色苷等深加工产品,提高蓝莓加工转化率,让产品多样化、销路多元化、附加值最大化。同时,市镇两级专班主动靠前服务,做好加工企业服务保障工作,推动蓝莓加工企业满负荷生产。截至目前,开发深加工产品实现年产值预计增量15000万元。

三是深化三产融合,释放乡村振兴新动能。依托下司古镇、香炉山等景区,集聚人文互联、亲情互动、康养互补优势,重点在碧波镇朝阳村及桃子冲(万潮镇万潮村、炉山镇平初村)千亩生态园等核心园区,深挖“蓝莓+林下经济”复合经营模式,结合蓝莓生长周期,合理利用土地空间,通过套种打造花海网红打卡点、开设露营烧烤基地、增设夜间炫彩灯光秀等,推出蓝莓采摘体验、歌舞表演、娱乐互动游戏等活动,实现果园变景区,形成串联麻江、凯里、丹寨、黄平的休闲度假、观光采风、户外运动和采摘体验的高品质蓝莓环游精品线路,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截至目前,累计解决群众园区就近就业340人,人均年收入增收约2万元;产业综合效益预计突破39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