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以来,经过公益林核实完善、优化调整以及与国土三调数据的融合,黔东南州公益林面积为1289.70万亩,其中国家级758.42万亩,地方级531.28万亩。为提高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兑现率,实现“应兑未兑”,截至目前,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发放涉及47万户林权权利人,提升林权权利人“获得感”“幸福感”。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黔东南州林业局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涉林直补资金问题集中整治工作专班,主要领导亲自研究,亲自部署、带头督促,副县级以上干部分县包保督导,县级领导包县不定期到县开展督促指导。
二是强化调度制度。坚持定期开展月调度制度,并形成通报下发各县(市)政府,同时抄报州委、州政府有关领导,将公益林生态补偿金的合理使用,提升公益林的生态效益,促进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三是明确时限兑现。根据省林业局有关要求,第一时间责成拖欠资金兑现县(市)制定“一县一策”整治方案,分段明确兑现时限,适时督促兑现进度。
四是强化督导检查。2021年来,先后多次下发加快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兑现的重要工作提示及督办函至有关县(市),督促指导各县(市)认真抓好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兑现工作。此外,多次组织州直有关部门联合开展现场督导,并形成有关报告呈报州委、州政府相关领导,推动公益林资金兑现工作进一步落实落细。
五是推进资金兑现。根据州委主要领导在全州州级总林长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对涉林直补资金兑现工作进行重点部署和安排,按旬开展调度、通报和排名。自2023年9月份以来,先后下发《黔东南州及各县(市)2023年度林长制考核监测评分情况通报》七期,每期《情况通报》除呈报州级总林长外,还同时抄送各县(市)总林长。在州、县两级总林长的高位推动下,各县(市)积极统筹资源,加快推进涉林直补资金兑现工作。
六是强化追责问责。2021年以来,州人民政府对公益林兑现推进滞后的相关县人民政府及单位负责人进行约谈,进一步压紧压实工作责任,为后期公益林生态资金及时兑现奠定了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