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探索“国储林+”模式促进农民增收改革试点。黔东南州“国储林+”模式促进农民增收改革试点实施范围为黎平县,正在实施一、二、三期国储林项目建设,项目业主单位为黎平县扶贫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截至6月10日,已完成实施“国储林+林下经济”面积2000亩,其中,实施林下经济板蓝根1000亩,茯苓1000亩;实施“国储林+基础设施建设”林区生产便道20公里。通过实施“国储林+”模式带动项目区林农就近务工,以获取劳务报酬促农增收,带动林农就业9100人/次,发放劳务报酬137万元,人均收入约2100元/月。
二是探索重点生态区位人工商品林赎买方式,创新森林经营管理模式。2023年度贵州省重点生态区位人工商品林赎买试点工作继续实施。我州雷公山试点通过前两个年度试点工作的推进,赢得了区内广大林农的高度认可,赎买积极性空前高涨;同时,试点工作也获了上级部门的肯定。通过积极申请,今年雷公山争取到2020万元的赎买经费, 现经费已下达,预计可实现赎买区内4000亩人工商品林。目前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方案已完成拟定,预计在所涉4县分别按雷山2000亩、榕江1000亩、剑河500亩、台江500亩的规模下达任务。资金使用方案报州政府已批,相关工作正在序时推进。
三是分区分类探索国有林场经营性收入分配激励机制。根据国发2号文件精神,通过调查比较,我州确定从江县国有林场作为探索经营性收入分配激励机制试点单位。目前从江县编制了《从江县国有林场分区分类探索国有林场经营性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实施方案(试行)》,已完成百香果基地100亩种植。
四是深化探索剑河县林业碳汇、林业碳票试点。2023年至今,剑河县林业局出具涉林案件认购意见书26份,涉及林地面积1012.84亩,涉及认购金额96.3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