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进化起源于森林古猿,在漫长的500万年进化历程中,人类有99%左右的时间是在森林中度过的,大自然赐予森林食物,森林孕育了人类。近年来,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树立大食物观,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掌握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趋势,要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从耕地资源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要向森林要食物”。向森林要食物,丰富食物来源,在广袤林间为人民群众建立第二粮仓。科学利用森林和林地资源,发展经济林和林下经济,向森林要食物,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能够有力增强食物供给能力,丰富食物来源,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
黔东南州是我国南方重点集体林区,森林面积3269万亩,占国土面积的72%,森林覆盖率69.63%。近年来,黔东南州立足森林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油茶、竹、花椒等特色林业及林下经济产业,积极推进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丰富多样食物品种,持续稳步向全州乃至全国人民提供丰富的森林食物,促进国家粮食安全可持续发展。
一是向森林要粮油。依托自然资源禀赋,科学制定木本粮油发展规划,将油茶作为食用植物油发展的主力军,当前,油茶产业已成为黔东南州的主导林业产业之一,全州油茶种植面积累计达172万亩,年产茶油1.2万余吨。
二是向森林要肉禽。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特色养殖,在林下养殖牛、羊、养、鸡等,为人民群众做好肉禽供给。目前,全州林下羊已出栏9.55万只、林下牛出栏2.94万头、林下猪出栏3.46万头、林下兔出栏2.86万只、林下鸡出栏1083万羽、产林下鸡蛋1.16亿枚。
三是向森林要蔬菜。依托森林良好的生态环境,在林下种植适宜生长的魔芋、食用菌等,为人民群众提供天然有机蔬菜。目前,全州产竹笋3.8万吨,林下魔芋、姜、土豆等蔬菜5.84万吨,林下香菇、黑木耳、竹荪、羊肚菌等林下菌类食物2.04万吨,林下野菜1.38万吨。
四是向森林要药材。黔东南州作为贵州中药材的主产区,素有“苗药三千,单方百八”之说。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优势及民族医药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药食同源林下中药材,为人民群众的饮食及身体“保驾护航”。目前,全州林下中药材种植面积达97.69万亩,出土林下太子参、天麻、黄精等林下中药材11.62万吨。
五是向森林要香料。我州因地制宜大力推进花椒种植,椒树是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果实呈圆形,绿豆大小,其外皮是一种常用香料。其麻辣微涩,芳香浓烈,位列调料“十三香”之首,也能与其他原料配制成调味品,用途极广,效果甚好为群众提供食用香料,为食物调味增鲜。目前,全州产鲜花椒0.31万吨。
六是向森林要甜品。蜜粉源植物是指具有蜜腺且能分泌甜液或能产生花粉并能被蜜蜂采集利用的植物。我州利用州内天然蜜源植物优势,在林下养殖蜜蜂、中蜂、马蜂等,小小林蜂酿制蜂蜜提供饭后甜点。目前,全州林下养蜂数量达31.39万箱,产蜂蜜890.24吨、蜂蛹55.47吨。